導語:很多人甚至是時尚圈人士在聽到近來剛上任的某些品牌設計師時的一致反應都是:“他是誰?”的確,綜合最近一段時間的走勢來看,時尚品牌似乎更青睞于選擇那些不知名的設計師。
Olivier Rousteing(左)Umit Benan(右)
Olivier Rousteing, Umit Benan, Alistair Carr和來自中國的設計師團隊Ling Lui, Dawei Sun分別被任命為Balmain, Trussardi, Pringle和Cacharel品牌的設計師。這些任命無不登上各大報道的頭條,據(jù)有關消息稱,Azzaro品牌也將任命一個不知名設計師接替Vanessa Seward。
就連Christian Dior品牌據(jù)說也將在邀請不到知名設計師的情況下,選擇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設計師來接替John Galliano的職位。LVMH集團總裁Bernard Arnault先生據(jù)說是年輕設計師的積極擁護者,2008年,他就任命Phoebe Philo接任Celine品牌設計師,的確起到非常好的效果。2005年時,他還任命Riccardo Tisci為Givenchy設計師,也是很讓人意外。
Denza品牌的持有者Vanessa Denza說:“現(xiàn)在的情況已經(jīng)和90年代不同了,投資者們也變的更加精明,他們認識到其實不需要通過名設計師來打響品牌,為品牌造勢,而是更愿意去選擇最合適的人。”Agent Secret的總監(jiān)Agnes Barret先生這樣說道:“Galliano離開Dior品牌,christophe Decarnin離開Balmain在某種程度上標志著明星設計師時代的終結,大家似乎都認識到?jīng)]有必要選擇一個知名度極高的設計師,然后看著他終結自己的命運。”
Floriane de Saint Pierre在巴黎經(jīng)營一家咨詢公司,在他看來,設計師的個性和對團隊的領導能力非常重要,現(xiàn)在很多的品牌更看重的是一種新型的經(jīng)營模式和管理風格。Pierre注意到從90年代中期開始,很多大品牌就開始選擇不知名的設計師,就如Alber Elbaz擔任Guy Laroche的設計師時就沒什么名氣。其他的例子還有Burberry現(xiàn)任設計師christopher Bailey和Gucci現(xiàn)任設計師Frida Giannini。
Martens&Heads公司的合伙人Mary Gallagher說:“當Tom Ford設計團隊中的很多人如christopher Bailey, Francisco Costa, Clare Waight Keller, Frida Giannini等都成了大品牌的設計師后,其他品牌也逐漸認識到尋求幕后不知名設計師的重要性。一方面這些設計師能更好地被掌控,他們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難得機會肯定感恩萬分,也不會提過多的要求。另一方面,明星設計師有可能讓消費者們忽略這些品牌的經(jīng)典系列,而經(jīng)典正是各個品牌希望保有的資本。”
很多品牌現(xiàn)在更看重的是傳遞品牌一貫的經(jīng)典和特性,不讓設計師的光環(huán)蓋過品牌自身的價值,其實消費者購買某個品牌,主要的動力一般是來自對于品牌歷史和獨特價值的欣賞,和設計師沒有非常大的關聯(lián)。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在于延續(xù)品牌的傳承和設計風格,讓品牌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媒體的熱捧在很多情況下反而是件壞事,1996年時,Alexander McQueen接任Givenchy品牌設計師就引起很大的轟動,但是糟糕的結果導致McQueen四年之后還是離開Givenchy專心于自己品牌的設計。因而選擇設計師時最關鍵的是要考慮到設計師和品牌的契合度。名氣總是有高有低,并不是成功的保證,能找到跟品牌相合拍的設計師才是品牌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