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觸摸男模圈
下午3點,吳綜華正在西單返回通州出租房的地鐵上,在這個呼嘯的城市鐘擺里,他和身邊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面無表情。
為了爭取一組大片的拍攝機會,這個北京極光島公司的男模,剛給一個相熟的朋友送了價值2800元的阿瑪尼護膚套裝。“他只拿了東西。”吳綜華決定把盒子帶回家:“以后可以用來裝演出服。”和去的時候一樣,黑白相間的阿瑪尼Logo依然掛在吳綜華的胳膊上晃悠,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少了份量。
時針撥回到20多年前,彼時和吳綜華年齡相仿的胡兵,還是浙江絲綢進出口公司的職工。在那個“阿詩瑪”比“阿瑪尼”更紅的年代,胡兵最頭疼的事,是每次訂貨會的走秀如何搭配好自己的絲巾和襯衫。每次被觀眾嘲笑“穿得爛”,胡兵到后臺的第一件事就是抽自己耳光。
這不是一個阿瑪尼的故事,也不只是一個時間的故事。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xiàn)在,中國的男模數(shù)量從600人激增到20萬。這比國產(chǎn)電影的同期增長速率快20%,比中國百萬富翁的誕生速度快500%。隱藏在速度矩陣之下的,是歷代男模命運的改變,以及公眾與這個行業(yè)短兵相接的心態(tài)變遷。
“除了數(shù)量,很難用精確的年限去梳理中國男模發(fā)展這30年,哪怕到了現(xiàn)在,整個男模行業(yè)的發(fā)展秩序依然還不穩(wěn)定。”《GQ》雜志時裝總監(jiān)崔丹告訴本報記者。
關(guān)鍵詞1 個體
早期男模重感覺不重錢 給1000元可以,給5元也可以
和許多著名戰(zhàn)役不同,中國男模行業(yè)的誕生,并沒有那種“一聲槍響”的標桿性事件。在不以金錢考量名聲的時代,當男模實際上被賦予了更多理想化色彩。
1981年,貢海斌還是北京的一名染房工人。有一天,一個叫皮爾卡丹的法國老頭在車間門口攔住了貢海斌,問他愿不愿意當模特。貢海斌的一小步,邁出了中國男模行業(yè)的一大步。
傅盛是國內(nèi)最著名的男模公司盛世強音的掌門人,他告訴記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1981年北京的那支模特隊,就是中國男模行業(yè)的鼻祖。
按照著名設(shè)計師、卡賓男裝CEO楊紫明的說法,貢獻最早那批男模的土壤,基本都是工廠和事業(yè)單位:“那時候中國幾乎沒有時尚根基。”上世紀90年代胡兵也“稀里糊涂”地闖進了模特界。
對于當時那批男模來講,金錢還是令他們陌生的武器。許柳鶯是胡兵的朋友,她曾經(jīng)做過模特大賽的評委,也是如今杭州最著名的模特培訓工作者,在她的印象中,當時只要有秀叫胡兵,他從來不問價格,開口第一句準是“要帶幾套衣服”。
“現(xiàn)在的很多男模,上臺前1分鐘都在跟主辦方討價還價。”許柳鶯說,這完全不在胡兵的煩惱范圍之內(nèi),他在后臺琢磨的就是“這條絲巾配什么襯衫合適”、“那段音樂該走哪個隊形”。“他更在乎舞臺上的感覺,而不是這場秀能帶來多少利益。”有一次,一個朋友找胡兵走了一場秀,最后只請他吃了碗片兒川,胡兵還是很開心,因為那次秀的衣服讓他顯得特別帥氣。
許柳鶯說,看重舞臺表現(xiàn),金錢觀念淡泊,也算是第二代男模的共同點。“給1000元可以,給5元也可以,但前提是一定要讓他們走得過癮。”許柳鶯說,反觀現(xiàn)在的男模,無論是多有展示價值的秀,只要沒錢,一律免談。
男模曝光量很重要 現(xiàn)在的男模很“雙面”
2000年后,隨著越來越多時尚品牌涌進國門,男模們也得以直面更多含金量密集的機會。傅盛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李學慶的場景,2002年北京的一場男模比賽,李學慶因為著裝問題得了0分,“但我覺得,無論從體型還是氣質(zhì)上,這都是個可塑之才。”于是,在后臺出口,傅弄吧盛攔住了這個哭喪著臉的大男孩。